為了防止【古建假山】開裂所采用的辦法?
來源:古建假山 | 更新時間:2018/10/15 14:06:07
為了防止古建假山的開裂,我們必須首先了解古建假山的開裂原理。眾所周知,古建假山的主要原材料是鋼筋混凝土,而古建假山開裂的直接原因是混凝土。古建假山形成后,在早期抗拉強度完全形成之前,混凝土的濕膨脹、干收縮、化學收縮、熱膨脹和冷收縮經常會導致收縮,而封閉的水泥混凝土經常會出現裂縫。為防止古建假山開裂而采取的措施;
第一、大體積混凝土控制溫度和收縮裂縫的技術措施為了有效地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和發展,必須從控制混凝土的水化升溫、延緩降溫速率、減小混凝土收縮、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改善約束條件和設計構造等方面全面考慮,結合實際采取措施。
第二、降低水泥水化熱和變形
1.選用低水化熱或中水化熱的水泥品種配制混凝土,如礦渣硅酸鹽水泥、火山灰質硅酸鹽水泥、粉煤灰水泥、復合水泥等。
2.充分利用混凝土的后期強度,減少每立方米混凝土中水泥用量。根據試驗每增減10公斤水泥,其水化熱將使混凝土的溫度相應升降1攝氏度。
第三、降低混凝土溫度差
1.選擇較適宜的氣溫澆筑大體積混凝土,盡量避開炎熱天氣澆筑混凝土。夏季可采用低溫水或冰水攪拌混凝土,可對骨料噴冷水霧或冷氣進行預冷,或對骨料進行覆蓋或設置遮陽裝置避免日光直曬,運輸工具如具備條件也應搭設避陽施,以降低混凝土拌合物的入模溫度。
2.摻加相應的緩凝型減水劑,如木質素磺酸鈣等。
3.在混凝土入模時,采取措施改善和加強模內的通風,加速模內熱量的散發。
第四、加強施工中的溫度控制
1.在混凝土澆筑之后,做好混凝土的保溫保濕養護,緩緩降溫,充分發揮徐變特性,減低溫度應力,夏季應注意避免曝曬,注意保濕,冬期應采取措施保溫覆蓋,以免發生急劇的溫度梯度發生。
2.采取長時間的養護,規定合理的拆模時間,延緩降溫時間和速度,充分發揮混凝土的"應力松弛效應".
3.加強測溫和溫度監測與管理,實行信息化控制,隨時控制混凝土內的溫度變化,內外溫差控制在25攝氏度以內,基面溫差和基底面溫差均控制在20攝氏度以內,及時調整保溫及養護措施,使混凝土的溫度梯度和濕度不至過大,以有效控制有害裂縫的出現。
第五、改善約束條件,削減溫度應力
1.采取分層或分塊澆筑大體積混凝土,合理設置水平或垂直施工縫,或在適當的位置設置施工后澆帶,以放松約束程度,減少每次澆筑長度的蓄熱量,防止水化熱的積聚,減少溫度應力。
2.對大體積混凝土基礎與巖石地基,或基礎與厚大的混凝土墊層之間設置滑動層,如采用平面澆瀝青膠鋪砂、或刷熱瀝青或鋪卷材。在垂直面、鍵槽部位設置緩沖層,如鋪設30至50毫米厚瀝青木絲板或聚苯乙烯泡沫塑料,以消除嵌固作用,釋放約束應力。
第六、提高混凝土的極限拉伸強度
1.選擇良好級配的粗骨料,嚴格控制其含泥量,加強混凝土的振搗,提高混凝土密實度和抗拉強度,減小收縮變形,保證施工質量。
2.采取二次投料法,二次振搗法,澆筑后及時排除表面積水,加強早期養護,提高混凝土早期或相應齡期的抗拉強度和彈性模量。
今天小編整理的古建假山的知識就到這里,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