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園林工程的施工質量是園林建設的重中之重
來源:古建園林 | 更新時間:2019/11/16 14:37:48隨著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和人們對古建筑歷史文化價值認識的不斷提高,近年來古建筑的保護和修繕工程越來越多.這也導致許多從事古代建筑的單位輕視質量.目前,古建筑保護和修繕的質量標準和技術規范沒有明確完整的規定和細則.這將直接或間接地導致古建筑保護和修復中的大小質量問題.突出的是由操作技術和建筑材料的許多差異造成的潛在質量危害.具體的情況就隨著我們古建園林廠家一起看看吧.
中國古典建筑是有嚴格的營造規制和用材標準的,然而,維護修繕中執行的"修舊如舊"原則要求的是,使用新材料時必須符合傳統風格.但實際情況卻是新舊傳統建材在質量和規制方面有著很大的差別,人們的認識也不一樣,存在著非常大的矛盾.比如在恢復傳統搓光油的工作中,無論在理論上還是在實踐中都已經證明搓光油是我國古建筑施工中的一項獨特的傳統工藝,其質量遠比使用調和漆要好得多,而且其表面光潔度強,耐氧化,比調和漆的使用年限提高了十幾年.但有的施工人員卻認為搓光油對溫度.光線.時間等的要求比較高,稍有疏忽就可能"超亮",產生類似"霉斑"的現象.而使用調和漆,比較稀釋,好操作,用普通的刷子就能涂刷,不仔細看的話表面的色澤也不差.事實上調和漆僅僅是近十幾年來才使用在古建筑的外檐油飾中,經過大量的調查研究和實物對比表明,經陽光的照曬,凡使用調和漆的工程最長二三年,最短二三月就會褪色,油皮表面產生龜裂.起翹.蛻皮,對木結構保護的功能急劇減退.還有的施工人員,即便使用了搓光油的工藝,也不用傳統的施工方法,而是自作主張,往光油內兌煤油將其稀釋,不是用絲頭搓.油拴順,仍然用刷子刷,還是保證不了質量.再如,施工中大量使用的傳統磚瓦材料,也存在著規格尺寸不統一.質量不能保證的嚴重問題.
查閱有關典籍,我們可以看到,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工部頒行的《工程做法》卷五十三
"瓦作用料"中就已經明確規定了官式建筑磚瓦.琉璃瓦等的名稱和規格尺寸.由于缺乏必要的介紹和有關質量監督管理人員對歷史知識的欠缺,許多磚瓦廠甚至不知道我們老祖宗還有一套嚴格的規制和準確的尺寸要求.磚瓦窯廠在經營生產中,隨意造成磚瓦尺寸混亂,致使官式建筑和民居建筑磚瓦用材混雜,破壞了傳統的規制.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另外,主管部門和設計單位也沒有刻意的要求,只是讓按傳統的磚瓦尺寸去加工訂貨.結果事與愿違,即使要求按原建筑的磚瓦尺寸去加工訂貨,時間根本來不及,工程不可能停下來等磚瓦,施工單位為趕工期,只好買來什么用什么.
就古建筑的磚瓦質量要求而言,我們還可以在《工程做法》卷六十七"各項磚瓦用工"中看到,清代對砍制磚瓦也有明確的規定,記錄了砍磚的人工定額,因為過去磚的強度較大,砍磨費力,所以對每個工砍多少是有規定的.而現在我們的一些甲方以及施工隊伍在采購磚瓦時,專門挑強度不太高的,價格偏低的,為的是省錢省力.而磚瓦廠也投其所好,將磚瓦泥的質量降低,生產一種便于砍磨.體輕質差的"桃酥"磚.這種磚容易砍磨,施工的速度大大超過了以前.用這種非常不耐磨的磚鋪地,一兩年就得換.用這種磚砌墻,由于磚體內有氣泡和顆粒,往往造成磚的橫向斷裂,直接影響到墻體的承載力.其他的實際例子還有很多,這里僅舉以上幾例.
為克服這些弊端,解決這些問題,我這些古建施工單位應肩負起對中傳統建筑負責的態度.加強對古建修繕工程的質量監督管理工作,加大對古建筑保護維修工程意義的宣傳力度.相信大家看完后已經有了收獲,大家可以私信與我們交流,期待大家的來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