仿古建假山建筑中基礎石材的構造介紹
來源:古建假山 | 更新時間:2019/4/12 16:38:10仿古建假山建筑中基礎石材的構造大家了解多少呢,今天就快點來和我們看看這方面的知識吧。
臺基的構造
一、普通臺基的構造
2、踏跺的構造
踏跺即指臺階,也有稱踏道,它是臺基的附屬結構。踏跺的構造形式有三種,即垂帶踏跺、如意踏跺、左右階踏跺。
(1)垂帶踏跺
它是指在踏跺兩邊砌筑順踏步斜步斜坡的攔墻,墻的頂面用條石鋪成條帶狀的斜平面,此平面稱為“垂帶”,宋稱“副子”。而垂帶下面構成三角形的墻面,稱為“象眼”,這部分若由一整塊三角石做成,則稱為“菱角石”。象眼下面也常鋪砌土襯,但此土襯應與踏跺最下一級踏步石(有稱此為燕窩石或硯窩石)齊平,故專稱為“平頭土襯”。
(2)如意踏跺
它是指三面都是為臺階形的一種踏跺。
(3)左右階踏跺
這種踏跺分左右兩個,中間由一斜坡的面石分隔,此面石一般雕龍畫鳳,稱它為“御路”。左邊踏跺叫“阼階”,一般主主人所用的臺階;右邊踏跺叫“賓階”,供賓客使用的臺階。這種踏跺只用于極尊貴的建筑物上,如故宮的三臺就是這種踏跺。
3、埋頭的構造
“埋頭”本是指臺基埋入地下的那部分,由于中國園林建筑的承重骨架主要是木梁柱,木柱是整個骨架的支撐著力點,整個臺基的主要受力也就落腳在此點上。而臺基地下部分的構造設計,主要就是指這一點的設計,所以,一般就常把視線轉入到柱子的地下結構稱為“埋頭”,而柱子下的埋頭又以臺基轉角處最為突出,所以,在有些書籍或文獻中,在敘述埋頭時,就只介紹角柱的埋頭,曠日持久,就把角柱埋頭簡稱為埋頭,實則它只是埋頭中最為特別的一個埋頭。
角柱下埋頭又稱“角柱石”或“角石”,在民間工人師傅中,為了便于加工安排,常按其位置或埋入方式不同,取有不同的名稱,具體有以下幾種:陽角埋頭、陰角埋頭、單埋頭、廂埋頭、如意埋頭、琵琶埋頭。
想要了解更多關于的相關知識就請撥打我們公司的電話熱線來與我們進行一些相關咨詢吧!我們會竭盡所能的為您解答疑惑。